爬楼轮椅是在普通轮椅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普通轮椅在遇到楼梯、坎等难以跨越的障碍时,无法做为代步工具,因此便有了爬楼轮椅的产生,那么到底什么是爬楼轮椅?爬楼轮椅有哪些种类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爬楼轮椅。
什么是爬楼轮椅
轮椅是年老体弱者以及下肢伤残者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随着无障碍设施的增多,轮椅使用者的活动范围逐步加大,但楼梯却使轮椅受到很大限制。目前的轮椅、电动轮椅能在坡度小于12度平坦的路面上行驶,但遇到楼梯台阶、沟槽、坎就无法跨越。
轮椅在于为由于生理机能变化的老年人,先天或意外致残等行动不方便人士提供一种能方便自我、操作方便、使用安全的、能将代步、跨越沟、坎、台阶与楼层(楼梯)融为一体的工具。解决他们在康复前的生活、学习、工作、交流等实际困难,减轻健康人群的工作压力,这时,爬楼轮椅就应运而生。
爬楼轮椅种类
爬楼梯电动轮椅现在主要有连续型和间歇型两种。
其中连续型爬楼梯电动轮椅应用较广,原因是其主要特点是在爬楼梯过程中只有一套支撑装置,依靠这套支撑装置的连续运动,从而实现轮椅上下楼梯的功能。按其运动执行机构,可以分为星型轮机构和履带轮机构两种。
间歇型爬楼梯电动轮椅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两套支撑装置,两套支撑装置交替支撑以实现上下楼梯的功能。这种机构的爬楼梯过程类似于人上下楼梯的过程,也有人称之为步行式爬楼梯轮椅。其中履带式轮椅的应用较为成熟,但其在平地上的运动远不如常规轮椅,且体型较为笨重。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手动爬楼梯轮椅爬行原理
普通轮椅不具备攀登楼梯和跨越路障的功能,这大大限制了以轮椅为代步工具的下肢截瘫患者及年老体弱者的活动范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考虑到我国多数轮椅使用者目前的经济承受能力,爬行装置不应过分复杂。清华大学精仪系康复研究中心首先开发了手动爬楼梯轮椅〔2〕。它是在普通轮椅上加设一套爬楼梯执行机构和驱动系统而成,即可以在平地行驶,又可以仅凭借使用者双臂的力量使轮椅上、下楼梯。该爬楼梯轮椅的结构简图见图1,其主要特点是在普通轮椅的两侧各加设一套由平行四边形机构组成的爬楼梯执行机构。每套机构中的两等长连架杆(曲柄3、8)各与一个相同齿数的齿轮(4、10)相固接,用链条7来驱动。两侧的四个曲柄以相同的相位安装,连杆(即爬楼梯杆9)的两端各有一条“腿”,四条“腿”与轮椅原有的四个轮形成两套支承系统。当摇动手把1,经过一套传动机构,使四个曲柄同步转动时,两套支承系统轮番着地,并将另一套支承系统托起送到上(或下)一个台阶,直到登完一段楼梯。轮椅的座位及靠背可调整其倾斜度,以使爬楼梯时座位总处于水平位置。为了降低爬楼梯过程中轮椅的重心高度,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无论上楼梯或下楼梯,均采用“面向楼下”的方式,即上楼梯时采用后退方式(见图2)。
此轮椅在平地行驶时,只需将辅助爬楼梯杆9的四条“腿”抬离地面锁定即可。工况转移极为简便。由此轮椅的爬楼梯工作原理可知,在爬楼梯的中间工作段时,轮椅质心的理论位移曲线为纯圆弧状。由于本爬楼梯执行机构的尺寸是按楼梯台阶尺寸的统计平均值设计的,为了适应爬不同尺寸的楼梯台阶需要,乘员在爬楼梯操作时,需不时地调整轮椅相对楼梯的位置,如使每爬上(下)一级台阶前,都使大轮紧靠在本级台阶的立壁上。但是这样频繁地调整,无疑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如果使爬楼梯执行机构的规格成为可调的,来适应楼梯尺寸的变化,又会使机构结构复杂起来,这个矛盾需要解决,否则影响爬楼梯轮椅的实用价值。作者通过改变爬杆9的型式,使手动爬楼梯轮椅对不同的楼梯尺寸具有良好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