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东南海沿岸手工艺繁荣,制作工艺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明末清初与南洋、日本等的关系更为密切,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红木家具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尊贵与财富的象征,只有上层社会的达官贵人才能享用。在封建制度达到鼎盛的明清时期,家具制作技术也日臻成熟,承接了唐宋时期的技术与文化,与当时的文化结合,也吸收运用流传进来的国外的文化、技术、材料等,让当时的红木家具风靡一时。
明朝和清朝的红木家具各有不同的特点。明朝当时更多的是继承唐宋的文化与政策,对外开放,新兴贸易,融合吸收外来文化,当时红木家具的主要特点是,造型简洁、明快,注重线条的优美流畅,制作上讲究巧妙的榫卯结构和加工工艺,大多数不雕琢或仅在部分构件上作小面积的雕饰,充分展示了硬木的自然色泽和纹理之美。
清朝,由于实行闭关锁国的封建专制政策,几乎完全限制了贸易、文化的自由发展和交流,那个时期的红木家具特点就显示出了封建君主专政的这一大特点。家具用材厚重、体型宽大、装饰雕刻多,富丽堂皇;或多种材料、工艺结合,外观华丽逼人、雍容肃穆,与明式家俱简朴、素雅的风格迥然不同。
虽然清代的家具在造型外光上更显奢华,但是也和明代的家具一样,严循传统工艺,精雕细琢,每一款都有独特的意义和韵味。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园林建造也给家具设计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启发,给红木家具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扬长避短、创新与传统的完美融合的明清红木家具,一直到现在也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件明清家具要从材质、年份、完整程度和精美程度诸多因素考察判断,单以一个因素来独立判断是不科学的。
郑和下西洋,不但带回了色釉与香料,也带回不少贵重的花梨、紫檀木材。现在有人热炒这类木材,但真正识货的人却不多。再说这类名贵木材炒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也并非普通老百姓所能承受的。但明清家具在江南广有流传,普通人或许能在旧货市场上觅到。市场上有许多仿古的明清家具,有的甚至埋进地里一段时间进行腐化处理,做得相当逼真,因此一定要提高鉴别力。那么,如何鉴别古旧明清家具呢?
1、看造型是否优美。古人的器具能流传至今,那肯定是精品,因此品相必定优美,结构与比例协调。现代仿造品无论怎么仿,也达不到真品的艺术高度。
2、看有没有机器加工的痕迹。现在无论什么家具厂,总离不开机器,如果某些部件规格与尺寸出奇一致,杆件特别圆,刻线特别直,那就要考虑是不是现代仿造品。
3、看木材的品质。古旧家具如果选用的是紫檀木之类的名贵品种,虽然器具外表看起来可能同样纤细光滑,但在重量上,一般的仿品却总是无法企及。
确定老家具的材质可以通过观察木纹来确定,有些材质,比如中式家具常用的鸡翅木、紫檀、榉木、杉木、老红木和西洋家具常用的柚木、橡木等还是容易识别的;也可以用指甲在暗处掐一下,根据材质的硬软来确定品种;也可以掂一下分量。如果你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话,通过以上3个方法大致可确定材质。
除了材质之外,年份也是决定老家具价值的重要因素,对发烧级的藏家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所以,对老家具的式样和纹饰你心里要有个谱。通过考察式样可以估计它的年份,有些式样非常奇特,一般图录中没有收入,就要提防点。
另外,为了提高古代家具的身价,投机者有时会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如有人认为,凡看上去比较素的明式家具年代可能较早,结果投机者就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
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皮子(即包镶家具)伪装成的硬木家具,做工精细者外观几可乱真。包镶家具的拼缝处,处处以上色和填嵌来修饰,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家具出于功能需要(如琴桌)或是其它原因,不得不采用包镶法以求统一。
用鼻子嗅也是一个办法。新仿的家具有刺鼻的油漆味,而老家具没有,只有一种闷在老屋里的陈宿味或者淡淡的霉味,如果是优质的木材,还会散发出特有的香味。
鉴别老家具一定要看面板下面,但还有些新仿家具为了障人耳目,会在面板下用黑漆涂抹一层,使人看不出新旧。看到如此处理的面板你应该在心里打个问号 。
4、看出自何处。古旧家具有地域风格,如南方红木家具喜好嵌云石,如果在北方出现这种家具,那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5、看木材的陈旧程度。越旧的木材,氧化度越高,里层木材的颜色也会变深。而仿造品木材的里层颜色偏向新木色,虽然有的厂商会进行染色处理,但细心也会看得清。
现在,几千元就能在网上或是二手市场上淘到一些红木家具,虽然明清家具很少,但并不表示没有,而要淘到自己想到的宝贝,就需要淘宝者不凡的眼力了。